2023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封国生: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将健康融入所有环节

张悦 曹学平 北京报道
2023-12-16

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当前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充满挑战与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在“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的要求下,大健康产业将如何发展?

12月13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驭变·图强——2023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封国生进行了医防融合下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题演讲,从如何通过医防融合和医防协同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分享。

封国生表示,当下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强疾病预防和疾病管理愈加重要,医疗服务体系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和做好服务。要加强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将健康融入所有环节,是重要的理念和政策支撑。

以健康为中心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封国生表示,医疗服务体系在大健康产业发展当中进行创新和做好服务,首先要加强慢性病防控。

慢性非传染疾病逐步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国疾病谱的主要疾病。据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超过78%,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封国生介绍,慢性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国家和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近年以来下发一系列政策提出加强慢性病防治。

在慢性病方面,多个病种的防治受到关注。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约3.3亿,心脑血管疾病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排在首位;《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肺部疾病中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学术会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1.25亿、患病率11.9%。多种慢性病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除“高糖冠脑”几个主要慢性病外,癌症也纳入慢性病的管理中。2016年,中国的癌症新发病例例数约406万,死亡人数241.4万人,部分癌症发病率仍在上升,造成沉重负担。加强慢性病防治的意义尤为重要。

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来看,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8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9.8%,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亿。封国生表示,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做好健康服务和保障,是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健康产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2023年3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

封国生表示,随着近年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推进,这也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系统的、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做出的努力。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国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围绕人民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在加强康复、医养结合、护理工作以及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投入。为了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也正在推进。

如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医防融合,在公共卫生领域方面如何实现预防优先?对于这一问题,封国生表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这也是当下的重要的理念和政策。如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对孕产妇、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提高居民预防观念。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提高疾病筛查、防治水平,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加强县级医院多个学科发展,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封国生表示,预防是大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性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大健康产业”在预防领域也会不断发展完善。

加强健康管理

封国生介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目前医疗领域也有很多新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包括可穿戴设备监测健康指标、远程会诊、远程问诊、智慧医疗、智慧管理等,在健康管理、医疗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升了医疗能力和水平。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医疗服务模式由传统医疗逐渐转变为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使今后的医疗服务迈向大健康产业化融合的时代,医疗服务更加优化,人民群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医疗服务。

封国生表示,加强医防融合更要加强健康管理,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是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此,首先要加强健康宣教,使群众了解如何预防疾病,将预防前置,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增强在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不仅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从而提高群众的自主管理能力。其次,政府方面也要加强健康管理方面的投入,比如在健康体检方面,不但面向单位、企业,还要面向社区、面向所有人群,目前已经有很大投入,未来有望做得更好。通过整合家庭医师团队,以患者具体情况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的疾病筛查方案,实现疾病的有效管控和预防。此外,还应当加强针对一些特殊人群的疾病筛查、癌症高危人群筛查、慢性疾病筛查,加强妇儿健康的管理以及加强康复方面的管理等。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研发,加快成果转化亦十分重要。封国生也提及,在此前的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自己曾分享推进公立医院研究性病房建设的思考。他表示,研究型病房的推进搭建了医药产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桥梁,加强研发者、投资者、研究者和临床之间的紧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医药健康领域的研发和转化能力,加快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封国生总结道,加强慢性病管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新技术应用,加强健康管理以及加快生物医药领域的成果转化等,都应当融入医防融合的体系当中,通过贯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理念落实大健康领域中的健康中国建设。

对于在完善医疗融合体系的过程中能够采取的措施,封国生多次举例。

比如控制对危险因素的接触,从根本上预防、控制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的潜伏期通过“三早”预防,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疾病治愈率。在疾病临床期采取措施,减少疾病危害,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加强慢性病普查和慢性病管理,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加快技术赋能,应用多种新技术(Al、物联网、智慧医疗等)等增加基层服务能力。一些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已经成为注册的医疗产品,在血糖监测方面也有一些可佩戴的仪器,使病人不需要每天扎指尖测血糖。此外,封国生还关注到,要改革人才培养制度,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复合型人才。落实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师和护士对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控等医防融合服务知识及能力。同时,要推动多元主体共治。构建与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全链条服务融合相适应的,“政府、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

封国生表示,要加强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将健康融入所有环节,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支撑,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医防融合、医防协同,共同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阅读325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