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络易堵穴位总结

艾春堂
2024-10-15

556fad9b38823eab6ae1f30ba573b29a_480.png

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

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的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

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艾灸,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

以下分享12经络易堵穴位:


肾经

水泉穴、大钟穴、照海穴

“水泉穴”是肾经的易堵点,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脚凉的人,点揉此处会酸、胀痛,初次点揉后可能有红肿甚至破溃,勿惊慌。

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向下轻移,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这是肾经的大钟穴,为常见堵塞点。轻点按1分钟后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腰酸、咽痛等症状,持续点揉五分钟,疼痛可减轻。

“照海穴”在“水泉穴”的斜上方,踝骨的骨缝处,点揉时向斜上方微微发力。“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只要咽喉有问题,点揉“照海穴”会有刺痛或胀痛感。实践中,疏理“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对慢性咽炎效果颇佳。


脾经

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脾经在脚内侧的穴位是“太白穴”或者“公孙穴”。“太白穴”在大脚趾后的核骨后面,赤白肉际处,“公孙穴”在“太白穴”后一寸。点揉时,经常是哪个穴位更疼就点揉疏通哪一个。

沿胫骨前缘,从膝关节由上至下轻点按至内踝,要紧贴骨头下缘(骨头与肉的结合部)别点按到骨头,在膝关节下方的“地机穴”有痛感。部分女性朋友在内踝尖上四指宽的“三阴交穴”有酸痛感,痛点处每日点揉,3、5天痛减。


胃经

髀关、梁丘、丰隆

髀关、梁丘,这两个穴位在大腿中线偏外侧一线,找不准穴位没关系,可以用手握拳用指关节敲打这一线,找到疼痛点就可以按揉了。

丰隆穴位于膝关节到外踝尖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在胫骨前棘外侧两横指处。湿气大的朋友,按揉或者敲打此穴会有痛感,湿气不大的话,这个穴位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

胃经的通畅对人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疏通好这三个易堵穴位,对于胃痛胃胀、痰多湿气大、乳腺增生、饮酒头痛、气色不佳、关节疼痛的朋友都有帮助。健康人群日常也要注意疏通好胃经,能规避掉很多疾病。


小肠经

天宗、肩贞、后溪

天宗穴在肩胛骨的中心点处。临床上你会发现,这个穴位一点按下去,几乎人人都会痛,可能跟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贪吃寒凉,小肠经的气血就运行不畅,会导致肩颈气血凝滞;捧着手机不放手,肩颈肌肉得不到放松和活动,更会加重凝滞。所以,天宗穴是个非常易堵的穴位,一定要着重处理。

可以点按,可以刮痧,也可以拔罐,一旦天宗穴疏通好了后,整个后背和肩颈的酸痛都会得到缓解,非常舒服,而且女性朋友的乳腺增生问题也会改善。

肩贞穴腋后皱襞向上一横指的位置。

这也是易堵的穴位,点揉时会有酸胀的感觉,肩背不适、有颈椎问题的朋友,也要注意疏通这里。

后溪在小指掌指关节的后面。有肩颈问题的朋友点揉后溪穴也许不会痛,不是因为这里没有堵,有可能是气血堵在天宗和肩贞穴上,等疏通好上面的穴位后,后溪穴就会有感觉了。

千万不要小瞧后溪穴,它不仅仅是小肠经上的穴位,它可是八脉交汇穴之一,直接通到督脉上去,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点揉后溪穴不仅防治肩颈问题,还可缓解腰、腿疼痛,还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心经

腕部四穴、少海穴

心经腕部1.5寸的距离分别是“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它们是保护心脏的要穴。掌心向上,在腕部找到小指侧的肌腱,将拇指指肚压在腕横纹上自然覆盖。如果心脏有隐患此处会有酸痛的感觉。点按疏通此处,待痛感下降,意味着疏通。

心经的“少海穴”也是易堵点,在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正常情况下按揉有微微酸麻痛感,按起来舒服。如果按揉此穴痛感明显,要每日坚持按揉直到疏通为止,以防范隐患。


膀胱经

承山穴、委中穴、昆仑穴

很多人年龄大了走路时腿脚发沉或睡觉时易抽筋,通过调理承山穴可以缓解,自我疏理时,正坐位,双腿自然下垂,点揉此穴,如痛不可摸,要坚持疏通。

“腰背委中求”,腰部疾患者,此处点揉一会,不仅疼痛明显,严重者会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物。每日坚持疏理“委中穴”可起到强腰健骨的作用。

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向下轻推,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轻点揉1分钟后痛不可摸,说明膀胱经有寒,严重者本穴位会越点揉越痛,你要坚持一会,大概五分钟左右痛感会减轻,有人点揉后红肿甚至起泡,此属正常现象勿恐慌。


大肠经

合谷穴、手三里穴、手五里穴

轻按肘关节下三指宽处的手三里穴,导引气血动起来,有肠道隐患的人此处有强烈痛感,按揉此处3—5分钟/侧,一周内痛减。

手五里穴也是大肠经的堵塞点,当探查手五里穴时,如有刺痛或麻胀感,点揉疏理,坚持数日可疏通。

合谷穴在第二掌骨中点处,按揉时要垂直用力。如果合谷穴不疼,气基本都堵在了上面的手五里和手三里,需要先疏通上面的两个穴位,然后再疏通合谷穴。


肺经

孔最穴、鱼际穴

鱼际穴在第一掌骨的中点处。用大拇指点揉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有痛感。但是,也有人鱼际穴疼痛不明显,那是不是就代表此穴不需要疏通了呢?

并非如此,如果经络上面堵塞了,气就不往下传导,那么下面的穴位就不得气,也就没有感觉。所以当你的鱼际穴不痛时,可以先不用按揉,注意疏导肺经上面的孔最穴就行了,疏通好后再点揉鱼际穴。

疏通肺经,特别是打通这两个易堵的地方后,可以调理和肺气有关的一些疾病,比如说呼吸系统的问题,比如说感冒发烧、咳喘、鼻炎、皮肤瘙痒等。

凌晨3-5点易醒睡不着的人群,可能肺经和肺部有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疏通肺经和易堵穴位。


心包经

天泉穴、郄门穴

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多拍打肘窝,可以同时疏通这三条经络。如果心脏不舒服,可以顺心包经按揉,找到疼痛点,然后在这里按揉、拔罐、刮痧、艾灸都好。


胆经

风市穴、悬钟穴、临泣穴

立正姿态,双手自然并拢置于大腿外侧,中指尖处必有一个堵点,这是“风市穴”,轻轻敲击会有强烈疼痛。“风市穴”每次可以敲揉3分钟,每日3次,疏理“风市穴”后再用同侧的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外踝尖上四指宽的“悬钟穴”,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此穴反应会强烈。

最后将食指立起来,放在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的“临泣穴”上,轻轻点揉即会痛不可摸,从穴位名字上看,疼痛使人哭泣,所以一定要忍住,按揉3—5分钟,每日坚持,待到不痛时说明胆经已疏通。


肝经

阴包穴、太冲穴

探寻“阴包穴”时,正坐位双脚着地,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3—5遍后,多数人膝盖上方五指宽的“阴包穴”会有强烈痛点,严重者痛不可摸,局部紧绷、发硬,常常是左侧痛感强于右侧。

很多爱好经络的朋友常发现按揉“太冲穴”时,没有明显的痛感,但身体却有肝火亢盛的反应,这是因为“阴包穴”堵塞,使肝气不能流注到“太冲穴”,肝气郁结在上,下面自然没有反应。所以当把“阴包穴”疏理好时,再按揉“太冲穴”才会有感觉。

“太冲穴”的简单取法,在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时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如果有痛点可以用拇指向下点揉至趾蹼处的“行间穴”。

此法可泄肝火改善情绪异常、烦躁口苦、凌晨1点—3点易醒等症。


三焦经

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角孙穴

三焦经是人体上一个最大的腑,按照《黄帝内经》所说,三焦经是主一身之气的。百病从气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三焦经就是一个出气筒,当人之邪气从三焦经上泄走后,人就不会生病了。

关注上面4个易堵点,保持三焦经的通畅。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整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中分享的养生方法、理疗手法、药物配方等均为学习参考,切勿自行随意尝试!

阅读336
写评论...